实现共同富裕,丽水乡村怎样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引领村民创业致富?
眼下正值甜桔柚销售旺季,在庆元县淤上乡外童村,一筐筐色泽诱人的甜桔柚正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回村8年,外童村党支部书记吴良,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知识与市场经验,办农场、建基地,逐步成为了村民们信赖的致富带头人。果树下,吴良掩饰不住内心喜悦,高兴地对正在采摘果实的村民说:“乡村振兴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大家的钱包也会越来越鼓。”
书记带路,村民共富。在丽水,一大批有抱负、有见识、有干劲的青年当选村支书,他们勇当创新者,为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能量;勤当示范者,为产业兴旺摸索发展新模式;甘当奋斗者,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挥洒汗水……“80后”“90后”走向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一个又一个青春故事。
乡村“领头雁”:产业发展有了强劲动力
党建“一面旗”引领乡村“一盘棋”。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在庆元,“书记示范田”正为村级产业发展示范引路。在淤上乡外童村,吴良的“示范田”里种的正是庆元本地培育的甜桔柚。看起来是个农业“老把式”的吴良,其实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2014年回村后,深知要在群众中发挥好带头作用,于是在田间地头边学边做,从修枝、病虫害防控到施药,不懂的就上网查、找人问,渐渐地成了行家。
什么是书记示范田?就是书记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书记干。庆元县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至少要带头谋划一块示范田,可以是招商引资、培育引进新产业或者扶持壮大现有产业。对各村党组织书记来说,就是率先投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先行试验示范。
角色转变后,吴良希望发挥自己的种植经验,带动村民一起种下“致富果”。于是,他请来农技专家带领村民系统学习苗木培育和高效栽培技术,同时帮助村民解决苗木购买渠道难题。
甜桔柚种满了山林田地,也带动了不少村民返乡创业。“书记带头种,我们心里更踏实,也更有动力。”听说吴良免费教授种植技术,还可以介绍销售渠道,邻村在外务工的青年陈亮回乡流转了80亩土地,种起了甜桔柚。目前,淤上乡已有40余户加入种植队伍,全乡甜桔柚扩种面积超过500亩。
书记示范干,村民跟着学。羊肚菌、猕猴桃、甜桔柚、小青椒……眼下在庆元乡野间,遍地开花的“书记示范田”正在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截至目前,庆元共有191个村党组织书记创建216个“书记示范田”项目,累计实现村集体增收1200余万元,带动了6000多户农民就近就业创业。
步入新年,吴良对外童村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加强村集体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为民谋出路,求发展;做好政策处理工作,全面迎接义龙庆高速枢纽落地外童村……“作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新的一年,我将继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带领外童村村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要实现乡村产业致富,少不了能人带动,在庆元,像吴良这样有知识、善管理、懂市场的年轻“领头雁”还有很多。
长期以来,张村乡很多留守老人家中都有大量精心制作的红薯粉、笋干、土鸡蛋等优质农特产品,却苦于没有销路,增收无门。去年,张村乡湖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勇被聘请为张村乡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他发挥多年创业经验,打造“时·苠耕”特色农产品牌,除了打开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外,还借助山海协作、浙能集团综合服务站点等平台,有效拓宽山货出山通道,帮助留守老人卖货50多万元,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
放眼全市,一个个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村庄,正如绚烂百花缤纷绽放。尽管村情不同、发展路径各异,但拥有一位担当作为的党支部书记是通用良方,面对乡村振兴这个课题,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发挥了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头雁效应”,激励着更多村民搞产业、搞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村事民议:协商民主打破发展瓶颈
“左手绿水青山,右手阳光沙滩。”每年暑假,拥有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娱乐的碧水湾景区是丽水市民必打卡的“玩水胜地”。碧水湾景区位于莲都区黄村乡黄泥墩村岩头自然村严溪之畔,是村里第一个因“阳光票决”落地的旅游项目,也是探寻基层治理“共富密码”的“第一站”。
很难想象,黄泥墩村曾是有名的“吵闹村”, 干群误会深,难以形成共识,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村庄发展的阻力。
2014年,新上任的“80后”村党支部书记周宏伟带领新一届班子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村民心声,终于找到了村庄停滞不前的病根,酝酿出了全新的治村模式——“阳光票决制”,“干哪些项目,让村民说了算,村民有了知情权、决定权,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人心齐了、矛盾少了,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8年“碧水湾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启动时,几十户村民的旧房要拆,橘树、竹林要砍,堆放的杂物要清理。其中,最大的难题是村民刘连付开的农家乐。农家乐拆了,他每年要损失近20万元的收入。刚开始,周宏伟和其他村两委干部常常讨论到半夜,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
出乎村干部意料的是,入户问询时,有村民主动提出:“这事可以票决,大家议一议。”
几天后的大会上,碧水湾项目获得村民代表全票通过。作为代表的刘连付还抢先表态:“村干部做事,大家记在心里;村里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产业,我第一个支持,拆农家乐,不要一分钱补偿。”
见刘连付主动表态,其他村民也纷纷支持,他们将200多亩滩涂、林地流转给集体,不收一分补助。很快,刘连付拆掉了农家乐,几十户村民跟着砍掉橘树、竹林,拆掉旧房。不少村民还自愿入股,与村集体共同筹集50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乡村旅游公司,用于碧水湾项目建设、运营。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上百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村民平均收入提高了20%以上。
“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依托景区客流,刘连付的农家乐重新开业,年营业收入比过去多了四五万元,他逢人就说尝到了“阳光票决”的甜头。
如今,黄泥墩村议事协商的氛围日渐浓厚,无论大事小事,到村民代表大会畅说、讨论,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习惯。景区工作人员招聘,票决;健身广场器械维护,票决;村集体发展项目要外包,票决……在黄泥墩村古色古香的“阳光议事亭”里,随时都能看见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村里大小事务的情景,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阳光票决,不仅让党支部‘掌舵领航’的堡垒作用得到强化,还架起了干群沟通的桥梁”,展望未来,周宏伟笑着说:“新的一年,我希望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一个尝试,打开一条新路。黄泥墩村创新的“阳光票决”不仅让村民“投票”,也为“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找到了一个有效载体,让基层民主看得见、摸得着,推动着黄泥墩村在干群密切交流中稳步发展。
“90后”村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丽水农村,有这样一群“90后”,他们放弃城市生活,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家乡的美丽田园,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是他们青春创业的摇篮。
27岁的周王鑫,留着一头清爽干练的短发,平时总是穿着浅色衬衫内搭白色T恤,看上去“学生范”十足,很难让人把他的身份与“村支书”联系起来。
虽是“95”后,但周王鑫已是莲都区雅溪镇上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小周这么年轻,能不能胜任?吃得了苦吗?”周王鑫竞选村党支部书记一事在村里传开后,一些村民产生了疑虑。为此,周王鑫专门对上黄村进行了入户考察,并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还将自己的规划与村民分享。
眼下,周王鑫又积极组建村里的青年联盟,吸引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回乡创业。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和他一起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现在,丽水正在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周王鑫说,乡村的发展潜力巨大,新的一年,他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努力让家乡变得更美更好。
在青年成长的道路上,农村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如今在丽水,像周王鑫这样的“90后”党支部书记越来越多,新一代年轻人正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作为。
在青田县章村乡新民村,“95后”村支书王泽豪是个“外村人”,初来乍到时,他发现产业薄弱是制约村庄发展的最大短板。彼时的新民村,大部分村民依靠种茄子为生,但是茄子的价格不稳定,“有时甚至收不回成本,所以我计划引导村民改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作物。”
2021年,王泽豪前往福建考察,发现槟榔芋这一新品有着产量高、品质优、易管理、效益好等优势。在确认新民村的环境非常适宜种植槟榔芋后,他决定引种。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张鹏博士的建议下,新民村将原本“水稻-茄子”两作物轮种模式升级为“水稻-茄子-槟榔芋”三作物轮种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户以劳动力入股负责种植。试种第一年,新民村经营性收入超过了20万元,19户参与槟榔芋种植的农户拿到了分红,最多的一户拿到了1.4万元。
良好的收益让村民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也感受到了王泽豪一心振兴乡村的诚意与行动力。这个“外来领头雁”,如今已成了地地道道的“新民人”。“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与责任。”王泽豪说。
在丽水广大农村,“80后”“90后”的青春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广阔天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着澎湃的青春力量。
本信息采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