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推进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过程。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极大激发了农村创新活力。 深入分析其成效和关键问题,对进一步加快数字村庄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效果明显
近年来,数字村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2019年数字乡村软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农村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数字农村建设”。有关部门也联合出台了发展规划和工作要点。
从实践看,我国数字村庄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着。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不断缩小。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迅速。 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05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4221亿元。 农村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惠民服务不断深入。 尤其需要看到,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农村生产生活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两个方面的突破
通过推进数字村庄建设,在生产流通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两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
在智能生产和流通方面,应用场景非常多。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定向选育,提高选育效率; 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种植业,实现对作物生长的智能干预; 在行业内实现动态配合饲料、精准个体喂养、远程疫病诊疗、产品质量追溯; 利用无人机、农机辅助驾驶、农业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升级; 预警和预防雨雪冰冻灾害,甚至智能人工“呼风唤雨”; 分析定位农产品需求,定制产品生产和销售;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云”上体验农产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通过数字技术匹配金融、保险、信贷需求,进行金融风险控制和保险勘定定损; 利用数字技术提前预测政策效果,事后监测政策实施和评估; 等等
在网络运营和管理方面,可以在很多地方降低成本。 例如,不同地区的经营主体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高效连接商品和服务的供需; 农村农民工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就业需求和信息,提高就业质量。 农村商业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高效传播; 数字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其他农村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农村商品交易、金融保险服务、教育、医疗等。农村生态、城乡商品市场的“算法”,帮助经营主体把握市场规律; 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控等信息低成本精准溯源; 等等。 而且,网络化运作使得复杂的农业产业链、农村治理链等各个环节的主体更容易核实信息,有利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搞好战略对接
在充分融合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的衔接。人才,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特别是抓住“新基建”机遇,重点抓好农村网络通信、“东数西算”工程、人工智能平台等,适当提前布局。
农村产业具有受自然影响大、周期长、实体分散的特点。 如何结合这些特点,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为重要课题。 这就要求立足农村产业实际,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数据赋能农村产业发展,打通全产业链,赋能数字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城乡经济。 循环。
目前,部分农村居民对数字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能力仍有待提高。 这就需要加强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商”、“数字商”和“数据商”。
处理好几个关系
数字村庄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一是处理好数字技术与劳动力成本替代的关系。 数字技术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 通常,数字智能设备的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但数字村庄前期在基础设施、材料装备、算法研发等方面的巨额投入之后,后期的边际成本会变得很小。 这就需要把握好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节点和人力成本数字乡村建设,及时、大规模地投入数字技术的引进和开发。
二是处理好小农与大产业的关系。 在农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建立包容小农户的机制。 当前,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用户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基础水平也不同。 一般而言,规模经营主体和养殖户大户更容易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这会导致数据要素分布的差异。 因此数字乡村建设,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使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红利能够被所有主体充分共享。
三是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 既要支持数字村庄建设健康发展,充分培育数字经济优势,又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充分释放数字化新动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地域广阔,需要通过平台整合数字技术和业态,克服应用场景带来的“碎片化问题”,实现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 (彭超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