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和宁波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助力提高乡村人口素质,赋能“三支队伍”建设,6月开始,宁波市委网信办携各区(县、市)委网信办联手央广网组织开展2024年乡村数字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邀请高校教授、技术专家、宁波本土新农人等走进宁波特色乡村聚焦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创意、新风貌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深入挖掘技能改变命运、技能铸造成就的现代“新农人”典型案例,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讲好“新农人”故事,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
“为什么我发布的笔记没流量?”“我们的专业号到底要发什么内容?”“我们是做线下生意的,小红书怎么投放?”……
6月28日,由宁波市委网信办组织的2024年乡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走进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在“小红书种草训练营”里,培训师郑佳姗从平台属性、内容规划、发布规则等方面,帮助村民更好地入驻小红书,掌握种草营销玩法。现场提问频频,讨论热烈。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不少村民已经在新媒体领域做尝试,还有一些课后专门来询问如何做的,大家对于新媒体板块的学习劲头很充足!”郑佳姗表示。
鞍山村山水资源优越,有“都市乡村·田园城市”之称。近年来,鞍山通过党员带头直播卖货、开展校地合作、打造新媒体电商培育基地等模式,引入一大批“新村民”,引导村民发展直播新业态,带领鞍山走上“直播共富”新赛道,助力乡村振兴。
咖啡、米酒、桑葚、民宿、非遗手作……当天,在云上鞍山·共富工坊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星闪耀”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周宇杭和她的队员们正通过直播推介他们眼中的鞍山“好物”。
近年来,这样的场景在鞍山村并不少见,这些大学生“新村民”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
大学生直播(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通过前期选品和直播,我们把鞍山村的自然美景和乡土人文展示出来,这个过程让我们可以切身地去体验去助力乡村振兴,帮助乡村共富,也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收获。”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我为乡村共富代言”直播比赛中,周宇杭和她的团队成功进入了决赛,同学们在比赛中丰富多样的形式、诙谐俏皮的语言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表示,在接下来的暑期实践中,也将走进“乡村一线”,探索用更新的方式进行好物推介。
思维跳跃、新点子多,“新村民”的加入,给鞍山注入了“鲜活力量”。在“新农村·新视角”宁波美丽乡村短视频大赛中,在甬高校学生赴鞍山拍摄短视频,开启了“校地合作”共助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金银彩绣社的学生将鞍山的景色及人文特色运用到设计中,开发一系列产品,并在过程中全程直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传播与策划专业2024届近百名毕业生围绕鞍山农文旅产业,设计制作品牌传播全案、短视频、直播和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多类作品……新村
大学生进村开展毕业设计(央广网发 洪塘街道供图)
“很惊喜!同学们脑洞大开的创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不少作品打开了我们运营的新思路!”云上鞍山·共富工坊管家张小晨回想起那一场“毕业生路演”仍是感慨不已。
作为“新村民”里的“老村民”,张小晨在鞍山村打造了一处集设计、运营、生活于一体的人文社区。“我们在做一个很潮很酷的青年社区,把很多对乡村有向往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把鞍山这个乡村变得更有活力。”
“新媒体传播对于农产品品牌推广十分重要,很多商户或者农户不知道如何去把自己宣传和展示出来,今天的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途径,让大家形成合力乡村。”张小晨表示,希望把鞍山村以一种新的乡村的人文生活方式推荐给大家。
云上鞍山·共富工坊(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调研
据悉,云上鞍山·共富工坊通过“线上引流卖货+线下实体售卖”销售鞍山土特产、文创产品、农家乐、民宿果园采摘套票等,自2023年6月运营以来,累计直播带货120余场,带动村民、商户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新媒体直播引流乡村客流 40余万人次。
洪塘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孔建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让直播与乡村资源互相结合,把鞍山村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生活更美,让鞍山在乡村共富赛道上走得更快。
策划:沃远飞
统筹:陈金莲
执行:张雯雯 俞烨 方伊璐(实习)
鸣谢:宁波市委网信办 江北区洪塘街道 江北区全媒体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