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翠芳
乡村成为短视频的重要表现内容,短视频则成为乡村的“新农具”。从乡村传统技艺的展现,到创新乡村美食制作,从返乡青年改造老房子、老院子,到村民拍摄短视频推荐家乡旅游景点,从“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到乡村劳动和说媒,短视频为新时代乡村的振兴、文化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资源,也让人们真切地领略到美丽乡村活力满满。
唤醒新时代的乡愁
展现乡村的日常生活是乡村类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张三嫂”“刘木匠”的《怀旧时光》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追溯童年的记忆;“康仔农人”“张同学”等发布的挖南姜、掰玉米等干农活场景,让儿时生活体验再次被唤醒;“我的小院进化史”“升级改造爸妈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等老屋改造内容,畅享乡土空间的现代化;Country Walk(乡村漫步)的流行,彰显了每一个人根植血脉中的乡土情结。这些短视频通过情感动员机制、微观叙事策略和日常生活审美等方式,成功唤醒了粉丝在乡村记忆和乡村体验方面的共鸣。
乡村文化也在短视频的动感呈现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群新时代的乡村“守艺人”,将镜头对准民俗、节庆、曲艺、传统技艺等,或以原生态场景再现非遗传承,或对乡村文化进行时尚化演绎,引发粉丝的追捧。山白团队的一则5分58秒的非遗视频,让账号涨粉超150万;南方小渔村蟳埔的簪花围火遍网络;福建“游神”、“中华战舞”英歌舞、甘肃社火表演等有关的短视频动辄数万点赞。非遗的场景再现、老物件的“返潮”、新文化新业态的“出圈”等现象,都是因为它们彰显出田园山水之美、乡村文化之根、乡村生活之亲,让乡愁得以在城乡之间流动。
呈现新农村的乡土美学农具
近年来,乡村类短视频实现了从“土味”向“美学”的转型。庭院祠堂、田园阡陌、水塘溪流、山坡丘陵等,展现出一幅诗意的田园景象;锄头农具、瓜果蔬菜、稻谷小麦等,勾勒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事之美;非遗、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揭示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景观。一些短视频创作者探索创新乡村类短视频制作,如身穿花棉袄的“张二嫂”以搞笑短视频展现乡村生活,“导演小策”的《广场往事》以系列化短剧展现另一种北方乡村,“小琴来了”“三喜爷爷”演绎的乡村生活剧朴实真挚。这些短视频或是乡村日常生活的娱乐化、奇观化表达,或是对经典电影的戏仿,或是对婆媳剧和武侠剧的改编,或是自编自导的“小剧情”等,展现出一种跨媒介文本和类型融合的乡土美学风格。
短视频也成为激活乡村旅游的有效方式。一些短视频以沉浸式介绍、亲身体验、场景化开发等方式,推介旅游村镇、景区、民宿、文化产品和线路等。文旅机构和探店达人通过开设短视频账号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宝藏挖掘人”和“文旅推荐官”,涌现出一大批旅行达人,甚至出现了一夜涨粉百万的探店达人祁秦。短视频与“三农”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文旅发展和经济振兴的模式。据统计,2024年前两个月,全国监测的300多家乡村旅游示范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7.6%,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加48.7%,市场潜力得到较大的释放。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带动乡村旅游热,说到底,是因为游客被新农村的乡村之美所吸引,乡土美学成为“体验经济”的一个引擎动力。
构筑新农人的精神世界乡村
农村正在“跑步”进入短视频时代。根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短视频的风行,也进一步构筑着乡村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乡情建构成为人们创作乡村类短视频的重要驱动力。“田野里的七月”“大博奶奶(玉霞和解放)”等发布的做饭、吃饭等视频,通过家庭生活实现情感的共鸣;篝火社戏、“村赛”“村晚”,渲染出广场式的公共情感氛围。无论是讲述乡村生活故事、家庭的温馨,还是分享一天的劳作和邻里串门,农人和非农人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都被其强大的情感号召力所影响,勾起人们对乡土文化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情感的纽带营造起特有的精神空间。
短视频也进一步丰富了乡村人们的社交形式,形成了“短视频社交”现象,构筑了以“新乡土精神”为代表的新农人精神世界。短视频里的“私人叙事”构建起新的乡土生活空间,加强了乡亲之间的日常联系,强化了留守乡亲与在外群体的家庭互动和对乡村的集体认同。人们还通过短视频接收到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进而激发了新农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张扬着新农人生活自信的精神面貌。值得一提的是,乡村老年群体通过视频平台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了“线上趣缘社群”,为老年群体提供了重要的虚拟陪伴和精神抚慰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精神状态,为“积极老龄化”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