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为乡土教育的重要路径与载体,发挥了传承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情怀的功能。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变化,部分乡村学校忽视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乡村学校如何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办学,需要从理解“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出发,实现两者的共生与突围。
为何部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脱节
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之间存在脱节,这一现象已成为教育和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这种脱节首先体现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文化认同的弱化上。随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推进,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乡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而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中容易忽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较难获得了解和体验乡土文化的机会,甚至将乡土文化视为陈旧和落后的象征,这一问题加快了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价值的脱节。
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脱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原因也是多维复杂的。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流动和交流,使全球文化趋向同质化。一些乡村地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文化自主性和多样性,难以吸引乡村青少年的兴趣和认同生长。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家庭结构的变动等,这些变迁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和机制,加剧了部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割裂。三是一些地方的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也导致一些乡村学校过分追求学科成绩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乡村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文化传承能力方面也面临挑战,再加上优质教师资源较易向城市流动,一些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在减弱,影响了乡土文化教育的效果。
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
事实上,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关系不只是基于单纯的文化传承,还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教育、经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等多维度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是共生发展的关系:乡村学校通过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乡土文化的持续发展也赋予了乡村学校特色和生命力,增强乡村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两者的共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内容的文化融合文化。乡村学校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其教育内容应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紧密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在于将地方历史、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农耕习俗等乡土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还包括把乡土文化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比如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传统农耕体验等。通过这些教育实践,学生既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二是社区与学校的紧密互动。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的紧密互动是乡土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机制。社区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乡村学校可引入社区的文化资源举办节日庆典、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三是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乡村学校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例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传播乡土文化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
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共生关系是乡村教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强化这种共生关系,能有效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同时丰富和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这尤其需要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采用体验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文化场景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深入理解自己脚下的乡土文化。
乡土教育资源开发要以生为本
在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共生关系中,乡村学校对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再创造显得尤为关键。这一过程不仅要求乡村学校在传承乡土文化上进行深化与拓展,还需要通过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的创新,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实现乡土文化的再创造。
首先,实施基于乡土文化的综合教育策略。乡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其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而应深入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中。乡村学校需要构建基于乡土文化的综合教育策略,包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广泛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将乡土文化的多元素融入学科学习中,利用项目式学习、情境式教学等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通过学校与社区文化资源的共享,加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实践体验。
其次,构建学校与社会双向开放的合作机制。乡村学校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乡土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乡村学校在实践中构建与社会的开放性互动关系,即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引入社区资源和知识进入教育体系,以及将学校资源对外开放等方式,为社区提供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乡村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
再次,推进乡村教师的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乡村教师承担着文化传递者和创新者的双重角色,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教育技能以及创新意识,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为此,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其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以及教育实践的反思和交流,有效提升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效果。
最后,推进乡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乡村学校在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活性化的挑战。这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更需要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新价值和新应用。可以利用数字媒体、AI技术等对乡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和传播,通过设计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教育项目,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现乡土文化的再生。
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学校在乡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避免简单机械化、表层浮泛化等误区,不能为了乡土而乡土,仅从“特色学校”等利益方面出发,漠视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不能把乡土资源简单机械拼凑在一起,而没有育人的课程逻辑。乡土资源的开发既要见课程也要见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探寻与乡土生活情境相关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隐含在乡土教育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因为有乡土文化的滋养而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