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间,从乡村学校出走,再回归乡村办“未来教育”,刘大治带领学校植根岭南乡土文化,坚持以“本草课程”为载体,在乡村学校开展“晴耕雨读”、推行“乐雅教育”,进而参与国家级课题,成为“全国STEM课程种子学校”,走出了一条立足乡土办好乡村教育的新路。
————————————————
2023年3月底,江苏无锡,一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举办的“未来学校新形态”论坛上,刘大治作为全国首批“未来学校联盟灯塔校”的负责人之一受邀分享在未来学校建设方面的理念与实践。
这对于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来说,确实“诚惶诚恐”。但当刘大治展示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松岗中心小学多年来以“本草课程”为载体,开展“晴耕雨读”、推行“乐雅教育”的系列做法和思考后,与会专家和同行都深表赞赏。华东师大教授卜玉华更是勉励他:乡村未来学校就是你们独特的办学路径,要沿着这条路持久走下去!
回想20多年来,从乡村学校出走,再到回归乡村未来教育,刘大治通往理想教育的路似乎越来越清晰……
扎根“本草”,从发展中找到比较优势
时间回到2016年8月,刘大治受聘担任松岗中心小学校长。这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改扩建学校,几年间由原来的师生不足千人增至近3000名师生员工。
学校变大了,硬件升级了,但“人”的问题也陡然凸显。乡村学校的底子,师资两极分化,老教师缺乏成长动力,新进教师经验不足;学生大多数是当地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见新校长要打招呼,他们却羞怯地低下头转身跑开了。
如何撬动学校的新发展?刘大治决定从文化重建入手,邀请专家、教研员为学校发展把脉,组织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讨论学校规划。经过集思广益,学校确立了“乐雅教育”办学理念,目标是“办一所师生儒雅、课程高雅、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新型学校”。
这样的办学理念怎样变成日常的教育行为呢?变革的契机还要从校门口的烦心事说起。学校改建完工后,校门两侧堆满了建筑垃圾。为了改造这个卫生死角,学校希望建一座停车场,但社区坚决不同意。刘大治便转换思路,提出开辟种植园,用于学生劳动实践。没想到这一想法得到社区和家长的一致支持,种植园很快就整饬出来了。
种植园里种什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给了刘大治很大启发,学校便因地制宜确立中草药种植主题,将种植园命名为“本草园”,启动特色种植劳动实践,同时实行“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认领一块土地,学校定期评比。
很快,本草园就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学校。刘大治趁热打铁,组建多学科教师参与的项目组研发“本草课程”,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自然节序确立循序渐进的课程目标——生长、共生、和谐、恒动、适应、挑战……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从课程目标出发,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融合性课程活动。如今,一至六年级的“本草课程”已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每学期14节课。
令刘大治惊喜的是,依托“本草课程”,学校成功申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课程研究国家级课题,并成为“全国STEM课程种子学校”。
晴耕雨读,小特色融合发展大教育
“本草课程”的创设,最初只是一个综合实践项目,希望让学生在亲近农业劳动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慢慢地,教师们发现本草园就像宝藏一样,不断给他们教育的灵感。语文教师把作文课搬到园里,教学生写植物观察日记;数学教师带学生在种植中学习面积测算;美术教师带学生上写生课;信息技术教师也借机开设了科幻漫画课程……
似乎是无意之举,却让不断“成熟”的本草园被赋予了更丰厚的文化意蕴。
几年前,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为推广全民阅读,在街头投放了一批图书驿站,但利用率不高。刘大治便半开玩笑地向馆长建议:“把图书驿站建在学校门口,效果一定好。”没想到馆长很支持,真的在学校门口建了一座图书驿站。
从此,校门口就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早晨或黄昏,家长和孩子或走进本草园,看看植物的生长变化;或迈进图书驿站,看看最近上了什么新书,捧一本书在门口长凳上共读……如果赶上雨天,驿站里就更热闹了。
每当看到这一幕,刘大治的脑海里总会跳出一个词——“晴耕雨读”。以此为办学特色,刘大治尝试将学校教育与周边乡村社区融合,构建和谐的大教育生态。
于是,本草园里除了种植的几十种中草药材,还有图书驿站、无土栽培区、气象观测台,最引人瞩目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观察日记、咏物小诗、科学标本、美术手工……
以图书驿站的设立为契机,学校推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把学校图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分散布置到教室门口、大厅里、拐角处,摆上舒适的沙发、椅子、坐垫,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拿到书,自由享受阅读的快乐乡村。同时,学校定期开展“故事妈妈、故事爸爸进校园”活动。每年寒假前还会举行“翰墨飘香送春联”活动,组织师生、家长和书法爱好者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把墨香、书香传向家庭、社区。
回归“传统”,在乡村教育中探索未来
20多年前,师范毕业的刘大治回到家乡,曾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但家乡安闲舒适的生活让他不大“适应”。26岁被提拔为学校副校长后,他却和妻子一起到大学进修。两年后,拿到本科学历的刘大治决意离开家乡到佛山南海闯荡,一切从头开始。
他自己也没想到,多年后竟然又回到乡村学校,开始乡村大教育的探索。说到底,在乡村长大的刘大治对田园生活记忆深刻,他不想曾经作为乡村文化高地的学校成为“孤岛”。
当他重读陶行知作品后,发现当年陶行知创办乡村学校,和师生一起劳动并推行乡村卫生运动,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乡村大教育实践——乡村学校有不同于城市学校的独特优势,回归乡村教育传统,一样可以办出面向未来的学校。
越研究越有信心,越探索越自信,刘大治觉得自己回归乡村教育的路走对了。
在办乡村大教育的路上,“人”是关键因素。近年来学校引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如何发展好这批教师,让他们在乡村学校乐教、善教,无疑是校长的第一要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大治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于是从2017年开始他们加入“新基础教育”实验,一批青年教师作为“种子教师”在专家引领下不断更新理念,探索课堂变革。
“加入‘新基础教育’实验后,我开始思考,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未来?”美术教师吴颖仪在南海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又回来任教,在“新基础教育”引领下逐渐被唤醒,眼界也随之打开——她在学校开设了版画社团,惊喜地发现身边有如此丰富的美术资源:岭南老建筑、民间工艺、佛山龙狮,还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版画的素材。前不久,她和学生创作的乡村生活版画作品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展出。
像吴颖仪一样,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他们没有因为学校地处城郊而发展受限,而是找到了各自适宜的成长方式。对此,刘大治很欣慰。
立足乡土,以新变革撬动好发展
近年来,随着劳动教育备受重视,松岗中心小学的“本草”教育实践作为一项创新经验不断被推广。也正是在多学科教师的参与下,“本草课程”正慢慢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鲜明主旨,通过跨学科的实施方式,将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学校逐渐形成了健康生活、实践生活、语言训练、科学文化等四大领域的乡村课程群。
伴随着乡村课程建设,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当教师突破思维局限,发现生活中信手拈来到处都是教学资源,既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同时,刘大治带领团队打开校园,联结家庭、社区、劳动实践基地等,让教育在更大的时空里发生。
疫情期间,学校与热心家长联手组织了“乐雅家长读书俱乐部”,有效引领家长与孩子共成长。读书俱乐部延续至今,已先后举办了50多场亲子读书活动。
近年来,在刘大治的带领下,学校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一批年轻教师成长为市区级骨干,那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也变得自信、阳光。
2023年,在专家指导下,刘大治带领团队以“乡村融入教育,生命自觉成长”为愿景,撰写了乡村未来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未来乡村教育品牌”“打造‘学研行’乡村教师队伍”“培养乡村乐雅少年”等策略,明确了建设一所植根岭南乡土文化的未来学校……这不仅是刘大治回归乡村教育的办学理想,也将在松岗中心小学一步步实现。
乡村教育的未来很美,扎下根的刘大治十分笃定。
————————————————
校长名片
刘大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松岗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佛山市书香校长,主持国家级课题《STEM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5版